新闻动态
“我的未来式”—— 中国科大第四届夏令营特色活动之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招生宣讲暨职业生涯规划讲座顺利举行
文章来源:中国科大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3-07-23  

2023年7月22日,图书馆VIP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Weng lab 翁建平教授课题组“我的未来式”招生宣传暨职业生涯规划宣讲在中国科大附一院南区5号楼1楼会议室顺利举行

  

    现场参会嘉宾有中国科大临床医学院执行院长/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郑雪瑛副主任医师、实验室特聘副研究员汪志华、图书馆VIP首位临床医学博士生(优秀博士生,中科院院长奖学金获得者)凌萍。线上参会的嘉宾有翁建平教授的优秀毕业生,分别是在美同时做基础研究和临床医生的唐天奕博士、在美国执业的秦兆艺博士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读博士杨潇。活动由王璟博士主持。

在宣讲会上,翁建平教授热情欢迎了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他向大家详细介绍了课题组的整体情况,使同学们对Weng lab课题组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翁教授希望通过师姐们的科研经历和学习心得分享,能够为各位学子提供未来科研道路和职业规划的新思路。同时,他还强调可以借助中国科大这一卓越的平台,进行学术交叉、新域拓展和医学创新。

近日,优秀毕业生凌萍博士以“我的经验”为主题,分享了自己在硕博期间在中国科大翁建平教授指导下参与课题的经历和心得。凌萍博士首先介绍了自己参与的课题,并详细讲述了临床研究的特点和难点。她指出,临床研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需要具备创新性和严谨性。此外,凌萍博士还强调了平台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医学生而言,建立一个好的研究平台非常关键。接着,凌萍博士分享了自己在临床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并总结出了几个制胜法宝。首先,她认为平台的建设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有一个好的平台才能开展高质量的研究。其次,文献阅读要踏实,不能漏看任何一个细节。第三,执行要严谨,每个步骤都要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第四,数据收集要细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最后,统计分析要专业,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最后,凌萍博士谈到了临床医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她认为,临床医学生的职业规划应该具有多样性,可以选择从事临床工作、科研、教学等多个领域。此外,凌萍博士还鼓励大家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唐天奕博士分享了她的学习与科研历程,并强调基础研究为她提供了科研阅读能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增强了她的交流勇气和视野拓展。唐博士特别感谢翁教授对她学业和发展的支持,并认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及坚持努力至关重要。

秦兆艺博士也分享了在翁教授的悉心指导下,自己的成长经历与科研收获如何使她在未来的工作和科研中更加游刃有余。

杨潇博士在获得临床医学和牛津大学全球公共卫生管理专业的双硕士学位后,做出了不同的职业选择。他选择了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而不是成为一名临床医生。杨潇博士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选择优秀导师的重要性。他认为优秀的导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而开展有意义的研究。此外,他还比较了医疗机构和医药行业的区别和共性,并总结了临床医学生的优势。他通过举例证明了临床医学是就业的多样选择。最后,杨潇博士还阐述了培养兴趣爱好的重要性。

接下来,宣讲的第二个部分是关于中国科大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的介绍。中国科大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科研工作主要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和信息数据研究。实验研究工作地点在中科大西区生科楼的802实验室,主要从事实验研究工作;而临床研究和信息数据研究主要则位于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

 首先,汪志华老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情况。他提到了实验室的先进仪器设备、研究方向、学术氛围以及学习制度等方面。

王璟博士在会上详细阐述了临床医学的概念,并向与会者介绍了W中国科大内分泌与代谢病研究所临床研究组的培养模式、技能学习,培养计划和硕士/博士培养阶段的具体目标。

会议上,郑雪瑛主任向大家介绍了研究所当前研究方向的概述。她从制度、随访平台、信息平台和人群队列等四个方面详细讲述了临床研究所的基本情况。接着,以课题组近年来取得的代表性科研项目为例,郑主任向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生动展示了临床研究从立项到实施,再到成果转化服务于临床的全过程。

翁建平教授对此次活动策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具有创新性。他强调,临床研究的重心应该是课题而非经费。接着,翁教授鼓励同学们始终牢记做研究、做课题的初心,无论是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研究,都应坚持不懈并勇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最后,翁教授衷心祝愿各位同学能够顺利选择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最后附上一张我们的大合照。

撰稿人:王沁、李先铭

审核:凌萍